巨资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,也是一种“学历注水”

□赵志疆突然之间,菲律宾亚当森大学“火了”。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菲律宾大学,因为湖南省邵阳学院的一则公告,“火”得一塌糊涂,令人不明觉厉。7月7日,湖南省邵阳学院发布了名为《出国攻读博士毕业返校与同类型拟

巨资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,也是一种“学历注水”

  □赵志疆

  突然之间,菲律宾亚当森大学“火了”。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菲律宾大学,因为湖南省邵阳学院的一则公告,“火”得一塌糊涂,令人不明觉厉。

  7月7日,湖南省邵阳学院发布了名为《出国攻读博士毕业返校与同类型拟引进博士名单待遇公示》的公告。其中显示,邵阳学院花费近2000万元,引进了23名博士,他们全部毕业于菲律宾亚当森大学哲学(教育学)专业,平均每名博士生引进花费84.4万元。

  耐人寻味的是,在公示名单中,除一位音乐舞蹈学院的副教授备注为“校外引进”外,其余22名博士之前便为该校工作人员,职称包括讲师、副教授、高级实验师等,备注均为“毕业返校”。换句话说,这些学成归来的“海归博士”,都是“出口转内销”。

  同样耐人寻味的是,菲律宾亚当森大学曾因“疫情期间针对中国市场大肆开设低质在线课程”,出现在教育部留学“黑名单”上,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公告,要求对其学历学位加强认证审查。

  人还是自家的人,批量送出去镀一下金,再以“海归博士”的名义高价引进,邵阳学院如此大动干戈,所为何来?邵阳学院某二级学院院长,一语道破天机:“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,说难听一点儿,就是凑人数。但确实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中博士学历的比例,对以后升级为大学、申请硕士点都有帮助。”

  按照《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》,“学院”要想升级为“大学”,师资队伍中的博士比例一般应达到20%以上。这大概是邵阳学院另辟蹊径的关键所在。问题是,如此“大跃进”式的“集体镀金”,何尝不是一种急功近利的“学历注水”?更为重要的问题是,近2000万元的资金投入,以这样的方式被内部消化吸收,不仅难免瓜田李下之嫌,而且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未必是什么好事。

  “学院”改“大学”之风由来已久,无论校名要不要改、怎么改,最应该改变的是学校内部心浮气躁、急功近利的冲动——大学之大,在于风骨与精神,而不在于起了一个什么样的名字。

  总策划:董林刘雅鸣

  总统筹:张学文

  执行:李兵夏远望薛世君

  编辑:王丹丹

  制图:王坤源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,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建议,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请读者仅作参考。

相关推荐

推荐内容
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,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,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,站务联系QQ:29380611。
推荐阅读